冬季患湿疹怎么办?
提起湿疹,很多人都自然联想到又湿又热的春夏天气,除了春夏季属湿疹病发高峰期外,昨日(11月7日)立冬,天气将愈趋干燥,同样极易刺激皮肤过敏,引发冬季湿疹。中医建议应按不同季节性个案,辨症论治。
热实与虚燥成因各异
湿疹的形成,中医学上认为是体内废物积聚过量成了湿气,一旦无法正常宣泄出体外,便只能透过皮肤排出,最终诱发湿疹。春夏季湿疹个案多因体质燥热,加上饮食上过度食用煎炸刺激食物,令湿热困积于体内所致,故患者多属青壮年或燥热体质人士。这类病者多会同时有口疮、咽干、皮肤灼热痕痒、便秘、烦躁不安、红疹等情况。
至于冬季湿疹又称为干燥性湿疹,成因多为气温骤降、空气干冷,令皮肤出汗次数减少,皮脂腺油脂亦分泌大减下,令皮肤变得更为干燥,此类患者以老年人、体质虚弱人士居多。「部分冬季湿疹的年轻女患者,若同时本身有皮肤干燥、手脚冰冷、月经不畅等问题,就正正代表是与气血亏虚有关。」注册中医师陈汉雄解释。
忌过度吃滋阴食材
依中医学五行归类,皮肤归属肺脏,对应于秋冬季度,当肺在秋冬期间受到燥邪影响,皮肤便会变得干燥及痕痒。要改善问题,最佳方法是「养肺阴」,让体液恢复正常运化,自可保持皮肤滋润,舒缓不适症状。部分人或会觉得服食养阴润燥的药材,便可解决问题,但事实上滋阴进补必须视乎个人体质,如过度食用有机会损害到体内的阳气,原本冬天需要进食温阳食材来强身防寒,故若过度以滋阴食材进补,有机会损害体内阴阳平衡,因此进补前必须先与中医师商量。
临床上,中医治疗冬季湿疹,可因应患者体质,使用润燥滋阴、驱风清热为主药方,例如桑叶、菊花、黄芩、川牛膝、地肤子、苦参及蝉蜕等,不过建议患者不应自行服用,应由注册中医按体质及病况处方为宜。
自行穴按助止痕痒
适当刺激某些具有养血、凉血和清热的穴位,例如血海穴、太溪穴、三阴交穴、行间穴等,均有助缓和秋冬湿疹痕痒症状。建议每日按三次,每次按压约三十下,直至感到有酸胀即可。
1,血海穴:位于大腿内侧,膝盖骨内侧上方,约三指宽位的筋肉沟间,经刺激后有助促进血液循环,同时有助养血、活血,令皮肤气血充盈,改善皮肤痕痒。
2,太溪穴:位于足内侧,内踝后与脚跟骨筋腱间之凹陷处。乃肾经的起点,因此具有强力滋养肾水和清热去燥的功用,改善干燥体质。
3,三阴交:即小腿胫骨内侧后缘,内踝尖直上约四横指位置。属肾经、脾经、肝经的交会处要穴,有助健脾养血、疏通气滞,能减轻因气郁缺血而引发的皮肤瘙痒不适。
4,行间穴:足背第一、二趾间,趾缝间后方约半寸位置凹陷处,为肝经要穴,常适度刺激,可达驱风止痒、清肝去热的效果。
浸泡药液改善症状
冬季湿疹患者由于皮肤水分容易流失,因此应妥善控制洗澡次数,每日不宜多于一次,但建议可适量使用药汁浸泡,能有助改善症状。将适量苦参根、地肤子、防风、土茯苓、白藓皮等清热利湿药材,配以少量的黄柏和大黄。将药材清洗之后用布包好,加水适量煮滚后再煎约十五分钟,之后取出药包,将药汁以放凉的滚水,调至摄氏四十度左右,用以浸泡二十分钟。
1,建议可每周浸泡一次,能令痕痒问题有所改善,但具体分量及使用次数,应该经由注册
2,中医视不同体质,加以恰当调配,而皮肤有创口人士则不宜应用。
3,部分年轻女患者若同时有月经不畅等问题,则表示与气血亏虚有关。
4,中医学认为养肺阴具有滋润皮肤的佳效,预防干燥天气诱发的皮肤痕痒。
5,自行以药膳调补,如不符体质所需,反会有损阴阳平衡,令病情加剧。
6,血海穴是令皮肤气血充盈的要穴。
7,湿疹患者每日洗澡不宜多于一次,适度浸泡中药液则可助改善症状。
日期:2016年11月08日 06:02:28 星期一 分类:
好文分享 浏览(49228)
评论(2)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blogs.hk/post-1072.html [
百度已收录]
声明:本页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或来源于网络,真实性、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,请仔细甄别!本站只为传递信息,我们不做任何双方证明,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文章内容若侵犯你的权益,请联系本站删除!
留言咨询